現代高爾夫與科學結下不解緣,是無可避免的大趨勢。深入一點來說,這緣是雙層次的:在純應用層次上,以前的球桿是講求手藝的精巧,今天的高爾夫桿需要的是日新月異精密的儀器和物料,來提高產品的設計和製造,藉此提升高爾夫球員的水平;在分析層次上,應用現今的科學,人類可以更接近解破高爾夫揮桿動作之謎,藉以製造更適合人類揮桿的姿勢的球桿。兩層面互相善性循環,發展成果更速。
論高爾夫球科技的發展速度,就如問任何人什麼是五年後電腦軟件的主流一樣,誰也不敢答,也答不出來。
一個成功產品設計,尤以球桿為例,將會帶來龐大的經濟效益。舉一個例,可媲美一種成功廣為人樂用的新藥「偉而鋼」。高爾夫產品很多,是一條通往世界市場的康莊大道。另一方面,低科技一點的,例如香港人設計的球桿旅行袋Porterline,把有輪的拖行行李袋變成專為旅行用的高爾夫球袋,銷量已遍及歐美各國。事實上,高爾夫產品的空間甚大,每天也有新產品出現,慣動腦筋的香港人,怎不會懂分一杯羹之理?
動畫分析揮桿姿勢
愛高科技一點的,筆者不得不在此推薦兩集每集一小時,由IBM贊助PGA Tour製作名為「 Science of Golf」的特輯,更不得不折服PGA和IBM的苦心,把一個高爾夫揮桿動作,像把它放在顯微鏡下,精確量度整個過程的節奏和擊球時那千分之五秒的變化,加上動畫分析,令人明白怎樣把身體配合得宜。
但我們每人的身體包括身高、體重、骨架和運動細胞不一樣,這更令研究高爾夫揮桿動作更具挑戰性,亦對高球教學更有深遠意義。
另一方面,該特輯指出,八成高球員未能打到標準桿最主要原因,是往往取決於他們在離洞一百碼內的技術掌握。因為短打技術包含很多複雜得難以理解的變數,令我們掉以輕心,導致失敗。更進一步來說,這可能無形地影響或消弭球員的信心,就算成績不是一蹶不振,也會令我們懷疑自己的能力;若再和別的成功球員比較,極端的甚至會問自己基本上應不應該繼續打高爾夫球。
高爾夫真諦短打與心理
這種惡性循環,其實只要認識和正視短打的重要性,是可以避免的。筆者曾經和一位身高五呎不夠的女士同組打球,她的差點是十二,一點也不假,就是憑她驚人細膩的短打技術,無論她的球落在在果嶺旁什麼地方,她也能憑一切、一推進洞(one chip one putt),真是嘆為觀止。說穿了,短打技術和心理素質,就是高爾夫的真諦,這也正是製作此特輯的出發點。
這特輯第一部分是滿足那些以發球為樂的人看的,包括分析高爾夫球和桿面撞擊、怎樣設計完美的發球桿、球桿裝配、製造高爾夫球技術、高球揮桿動作全面觀、下身和步法、揮桿動作中的生物機械學、無高爾夫和現代高爾夫教學法等等。
第二部分也就是集中短打技術和心理素質的闡釋,包括短打中的推桿、切球和沙桿技術的分析、一百碼內的打法和怎樣戰勝心理。
可惜該特輯只在美國哥倫比亞體育台播放,日後如香港電視台有機會轉播,球友們可萬勿錯過啊!(完)
#####
本文原刊於《信報》,現經作者修訂重刊。
[ #文化 ]